很多人都知道,巴基斯坦引进了中国的诸多武器,尤其是空空导弹,更是得到了巴基斯坦方面的一致好评。
2025年5月,在巴基斯坦和印度爆发的“五七空战”期间,中国卖给巴基斯坦的霹雳15导弹大发神威,轻松打下了印度空军的多架战机。
中国空空导弹的实力,引起全球惊呼,巴基斯坦空军更是用“简直就是导弹中的博尔特”来形容这款武器。
不过任何东西,都是有赞就有贬,中国空空导弹的性能再怎么强大,还是引起了部分别有用心之人的诋毁,有人甚至说,我们的国产导弹打出去,几秒发动机就熄火了,这是真的吗?国产导弹真有这样的毛病吗?
(中国的空空导弹)
01确实是几秒后就会熄火
先说结论,中国卖给巴基斯坦的导弹,确实是在发射几秒后,发动机就会熄火。
不过这并不是在说霹雳15,更多是在说中国卖给巴基斯坦的另一款武器闪电10导弹,也就是国产霹雳12导弹的外贸型号。
而且发射几秒钟后就熄火,也不是什么毛病,反而是空空导弹的常规操作而已。
(霹雳12导弹)
这主要是因为,现代导弹为了提高在使用时的发射效率、速度和射程,同时为了更好地节省燃料,普遍会采用固体燃料作为动力来源。
但固体燃料的燃烧效率较高,再加上燃料体积和材料限制,通常在十几秒钟以内,就会结束燃烧。
结束以后,发动机自然也就“停止工作”,熄火也就成为了顺理成章的一件事情。
不过,这绝不意味着导弹就会失去动力、任由目标逃脱。在发动机熄火后,导弹会进入惯性飞行阶段,依靠之前获得的巨大速度和动能,沿着既定的弹道继续飞行。
与此同时,导弹搭载的制导系统也会迅速启动,不断修正飞行轨迹,确保导弹能够准确命中目标。
(美军的aim120也是如此)
这在现在的空空导弹当中,已经是一种常规操作,不仅中国的霹雳12是这样,美国的AIM120也是如此。
因为这种模式不追求长时间持续加速,而是通过“短时间爆发力”快速抢占攻击优势,加速时间很短,加速效果非常拔群。
所以,发动机的突然关闭并不意味着导弹质量较差。相反,它是对导弹卓越加速能力的一种变相肯定,这也是巴基斯坦飞行员将这些导弹称为“短跑运动员”的根本原因。
(霹雳12导弹)
02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的二次发力
当然,在此阶段,有些人可能会发现问题。尽管在后期阶段存在较小的推力来维持速度,但速度仍在下降,很可能会导致导弹轨迹不稳定。
为了解决这种问题,中国军工部门特意开发了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新型模式。
这种导弹发动机会将燃烧室分为两个独立的舱段,每个舱段都有独立的点火系统,每个舱段配备独立的点火系统与燃料,相当于为导弹配备了“两级动力”。
(中国霹雳15就是采用这样的设计)
导弹发射后,第一级燃料舱抢先点火,为导弹提供初始推力,使其快速达到预定速度与高度;当第一级燃料燃烧完毕、发动机暂时熄火进入惯性飞行阶段后,第二级燃料舱就会依据时间情况,在制导系统的控制下再次点火,为导弹提供新一轮的推力,有效延长导弹的飞行时间与射程,同时弥补速度衰减的问题。
(中国的霹雳15导弹)
中国的霹雳15就采用了这样的设计,它的发动机总工作时间比霹雳12更长,不仅能在远距离作战中保持速度优势,还能在接近目标时通过二次点火调整姿态,大幅提升命中概率。
但需要注意的是,双脉冲发动机本质上仍属于固体燃料范畴,无法彻底突破“燃料有限、工作时间有限”的物理限制。
也就是说,当第一阶段结束以后,霹雳15该熄火时仍然会熄火,只是相比传统的霹雳12,它多了一次“再次启动”的机会而已。
(霹雳15和霹雳10导弹)
03改写空战的逻辑
不过,可千万别小瞧这看似简单的“再次启动”,它其实是中国军工在材料、控制、制导三大关键领域的协同突破。
在这三大领域中,任何一个环节哪怕出现一丝纰漏,都极有可能让整个技术体系前功尽弃、功亏一篑。
先看材料领域,双脉冲发动机需要耐受两次点火的高温高压而不变形,否则导弹根本保持满足飞行时的结构稳定。
在控制上,导弹需要精准判断二次点火的时机,误差控制有时甚至要在0.1秒以内。
在制导上,为配合二次点火后的轨迹修正,导弹需要搭载有源相控阵雷达导引头,探测距离要比传统雷达导引头至少提升50%以上,这样才能在复杂环境中精准捕捉目标动态。
可以说,上述每一个要求都极为苛刻,复杂程度超乎想象。双脉冲发动机的成功问世,本身就是中国军工领域的一个奇迹。
(中国的霹雳15导弹)
而站在军事作战的角度,这样的军工奇迹,也有望改写空空导弹作战的底层逻辑。
在传统单脉冲固体发动机导弹的作战模式当中,导弹一旦进入惯性飞行阶段,速度就会持续衰减,要是碰上机动性超强的目标,很容易因为动能不够而被甩开。
而霹雳15引以为傲的双脉冲发动机“再次启动”能力,恰巧能解决这个难题。
当导弹在惯性飞行阶段发现目标想通过机动来躲开的时候,第二级燃料舱就能马上点火,给导弹补充新的推力,这样导弹在末端也能保持足够的速度和机动性,增加精准打击效率。
更重要的是,“再次启动”能力还能大大拓展导弹的作战范围和使用场景。传统导弹的射程往往受单次燃料燃烧动能的限制,在实际作战当中,有效射程会比理论射程缩短30%以上。
而中国导弹独特的双脉冲设计,既延长了实际有效射程,又避免了传统导弹“远射程时末端无力”的毛病,在空战中能做到“先敌发现、先敌攻击”,完美实现作战优势最大化。
这样的一种武器,也难怪巴基斯坦空军对它赞不绝口,相信在五七空战结束以后,这款“导弹中的博尔特”,还将在巴基斯坦空军序列当中,发挥更大的作用。
参考资料:
1、央视网《全释硬科技丨揭秘霹雳-15导弹精准打击目标的绝招》
2、澎湃新闻《电磁炮、单兵外骨骼、双脉冲导弹...只有在中国成真了》
3、荔枝网《简氏称霹雳15列装中国空军 配双脉冲发动机射程增1倍》
#烽火瞭望团#举报/反馈申宝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